山西广盛号药店创建于山西省太谷县城内的一家家庭药铺
阅读[142]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山西广盛号药店创建于山西省太谷县城内的一家家庭药铺
兴办“远”字号药店初期, 广升药店的经营理念像晋商的一面镜子。股东们对药店的经营制度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全国药界第一个推出“公座金”公座金”包括股东的钱股和职员的人力股在分红是所提留的局部,即把职员的局部收入留在药店,以充资本,不只扩大了药店的资金来源,某种水平上还调动了职员一心一意为药店的积极性。同时在药店内设立“帐庄”吸收药店人员的闲散资金,并大量向社会借贷,有效地扩大了流动资金,壮大了药店的财力。数十年间,流动资金净增25万两白银。经营方式上,广升药店采取让利顾客,给顾客较大的优惠条件和薄利多销的原则,大大地加快了资金周转。此外,广升药店的内部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人才的使用上十分重视选贤任能,不惜高薪聘请善于医术、精于药剂的人士加盟药店并委以要职。对药店有贡献、能忠诚于职务者,不只给予优厚待遇,还加以提拔。对不能守职尽责、违犯铺规者,则予以开除。赏罚严明,不徇私情,广升药店发展壮大的法宝。其中一套严格的铺规”被世人广为传颂:一是本号东家、伙计之家属,如父子、兄弟,一律不得录用于本店。二是本号职工不得经营药材、药品之买卖。三是员工在外不得携带家眷。四是严禁赌博、吸毒、盗窃,学徒期间不得吸烟。完善的制度和大胆的改进措施,使广升药店在与当时全国同行业的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一时期,广升药店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据《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专著中关于“国中成药历史”一节所述:明代以后。中药商品的生产随之兴起。民间商人开设药铺制售‘熟药’一些信誉好的中药店一直沿袭至今。山西广盛号药店创立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其名牌产品之一的龟龄集被明、清宫廷誉之为‘御用圣药’公元1669年著名的北京同仁堂开业;公元1734年苏州雷允上芬堂药店开业;公元1874年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开业;公元1908年重庆桐君阁药店建立…由此可见,山西广盛号药店是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家民间药店。
一家远离京都的民间药铺又是如何拥有明、清宫廷的御用圣药”龟龄集呢?山西通志》记载了龟龄集从深宫大内发生和流入民间的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龟龄集源于我国道家的炼丹术, 山西广盛号药店创立于山西省太谷县城内的一家家庭药铺。那么。其处方的前身是老君益寿散,曾藏于道书《云笈七笺》中。龟龄集的发生与我国的保守文化密不可分,因历代帝王如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等都醉心方术,常派人入海觅仙,求不死之药。特别是明代,道教是上层统治者的精神支柱,而明代诸帝以嘉靖信道最甚。嘉靖在五十岁寿辰时,广集天下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将《云笈七笺》中的老君益寿散处方加以增删,炼成丹药后献给嘉靖,并取名龟龄集,以示服之可以获得像千年神龟一样长寿。嘉靖服用后果然身轻体健,并生下八位皇子和六位公主。嘉靖大喜,遂将其列为“御用圣药”由内廷独占。后皇宫医药总管陶仲文义子告老还乡时偷偷将处方抄出,辗转带回太谷,从此,龟龄集成为广盛号药店的保守独特方剂,一直保存下来。
龟龄集名声大振
明末的维护国家利益主义者顾炎武, 为了反满清活动。山西兴办了票号,由于汇兑方便,广盛号药店因此密切了与全国的联系。公元1808年,广盛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重组,由独资经营转为股份制合作,改牌号为“广升药店聚记”清嘉庆十五年,汉口、怀庆两地设立分庄。清道光七年,开始面向国内各大药材乡村进行大规模的推销与推销,并在广州设立分庄,采办由广州进口的各种南药,北运禹洲、祁洲批发出售,同时获得了制造龟龄集、定坤丹等成药的质量好价格低的名贵药材原料。光绪四年后,先后在香港、营口、济南、重庆、烟台等十余个乡村设立分支机构。这一时期,资金的主力全部投放在香港。民国初年,香港分号将自制的龟龄集推向南洋销售,这是有史以来龟龄集首次入口外销的记录,也是国内最早的自营入口中成药历史。民国四年(1915年)龟龄集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章,自此,龟龄集和广升药店在国内外名声大振。从光绪十一年到1930年间,广升远以龟龄集为主要卖点,继而通过股份制合作,大胆推行资产重组,药材业务十分火爆,成为当时全国药业的一面旗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