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目标
阅读[258]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的目标
创新经营机制。各县(区市)多领域、多主体的合作趋势更加明显。据统计,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去年以来。去年底,全市大学生村官领办、合办的合作社有57家,农超对接的合作社42家。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农村专业大户+合作社+农户”大学生村干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含超市)+合作社+农户”园区+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为了确保农民稳定增收,推进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各县(区市)非常注重构建新的利益联结体,积极探索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二次返利、收益分成等多种分配形式,实行了按资金、按劳、按地、按产品惠顾额、按扩大再生产规模等多种分红形式。三是创新积累机制。为了提升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去年以来,一些合作社在发展中不时完善积累经验,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将当年盈余转化为再投资,增加了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合作社共有资产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如寿阳县继明大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07年成立之初注册资金只有4.5万元,2009年以来将盈余用于再投资,目前合作社的固定资产达到120多万元。榆次区康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5户社员只有机具13台,现已发展到53户,机具增加到55台,并通过土地流转统一经营1200亩玉米,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市现代农业大市的建设步伐。
去年以来。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大市”目标。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继续坚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加以推进。依托产业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完善运行机制,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一村一品”有机对接,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5926个,其中新发展869个,超额335%完成省定计划。入社农户达到12.7万户,入社率16.1%,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
强化指导。去年以来,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依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市继续深入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把规范化建设行动常态化。一是抓制度建设。积极协助合作社建立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三会”制度,切实发挥“三会”功能,建立健全完善了成员账户、盈余分配、财务管理、社务公开、议事决策记录、档案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落到实处,不时提升合作社服务带动农户的能力。目前,全市70%合作社达到市级规范规范。二是继续实施“358示范社建设行动。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去年,市择优培育扶持了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各产业领域的示范社,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省级示范社108个,市级示范社310个,县级示范社955个。这些示范合作社在各自的生产经营领域,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真正起到办一个专业合作社,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 作用。
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积极营造农民专业社发展的政策环境。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去年以来,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出台了关于印发晋中市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若干扶持措施的意见》对发展合作社所涉及到体系建设、项目扶持、税收优惠、用地支持、财政扶持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特别是财政扶持政策上,市级财政每年布置1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流转补贴和扶持合作社规范化 建设,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新的动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