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词蕴含着晋中精神之渊源。
阅读[91]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清明”一词蕴含着晋中精神之渊源。
中华文化始终传承了忠孝节义等最核心的伦理价值与传统美德,开放兼容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我有幸生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这方水土上的晋中人来说,对待清明,就是对待我自己古老的精神资源与软实力;对待清明,就是追念先人之气节,激发后人之智慧;对待清明,就是理清文化之思路,探寻精神之渊源。
对于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愫。提到清明节,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清明节。人们多会想到上坟插柳、祭奠先人;田头耕种、郊外踏青,其实,清明节更重要的一个有着极其深刻的保守文化精神内涵的节日,而且清明节的由来及其面前感人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生长的这块土地上,某种意义上讲,清明”一词蕴含着晋中精神之渊源。
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春秋时代。生活艰苦,跟随他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肉来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进去。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只留遗诗一首:
但愿主公常清明。割肉奉君尽丹心。
强似伴君作谏臣。柳下作鬼终不见。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勤政清明复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
晋文公将遗诗藏入袖中,为了纪念介子推。作为座右铭,并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修庙立碑,同时,还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人们都非常敬重介子推的气节,历代以来。留下了一些习俗,形成了清明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把国家治理的非常清明。遗诗的作者介子推功成身退、视死如归原本就是一种清明的气节,介子推给晋文公的遗诗在诗首诗尾反复强调“清明”表达的一个忠臣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一种强烈愿望:诗首之清明是期望“君”思想清明;诗尾之清明是说如此才干政治清明。后来晋文公果然勤政清明。介子推身上中华民族的保守精神忠、孝、节、义都包含了这正是晋中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必定的自身的文化渊源、精神渊源。说晋中精神是正直也好,诚信也好,担当也好,敬业奉献也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精神渊源就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当年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定“清明节”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
一种节气,清明一词对于农时而言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此时,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对于民族英雄而言他一种气节。这里,节气”即“气节”气节”即“节气”当年,不知是介子推清明的气节感召天地万物皆清明,还是万物之清明感召介子推气节之清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或是以物喻人,或是以人喻物,这是中国文化的含蓄性决定的故儒家讲“格物致知”这也正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识方法。
清”与“明”两个包括智慧量极高的词,如冰清玉洁,比喻德行高洁;清风峻节一词比喻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人们把公正廉洁的官叫清官;不妄交接,门无杂宾叫清风明月,南史·谢晦传》入吾室者,中国文化中。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明”则是日月合璧,照耀天地,礼记·中庸》曰:明则著”人们常把英明圣哲,无所不知的君称做圣明,把通达事理的人称作明人,无量寿经》曰: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知慧圣明,不可思议。清跟“浊”相对,明与“暗”相反。历史以及大自然的规律永远是濯浊扬清,弃暗存明,扬善惩恶。
而不是含含糊糊,清明一词简单而言就是清白明了或清楚明白。实质上它就是一种极高的智慧,因有智慧故而有精神,有精神故而有气节,这种精神催发着历来无数诗人骚客的诗情雅兴,留下了许多名诗佳画,其最终歌颂的就是这种智慧、这种精神气节,以期激励后世之君臣、庶民。宋代画家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北宋汴京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社会各群体的生活景象,这种景象就是一种“清明盛世”画家呕心沥血,意在歌颂这种“清明盛世”这也是这幅历史名画极为珍贵之处。
故清明时节要祭奠先人。祭奠先人并不是简单的为先人烧点纸钱,文化或者说文化自身特别强调尊重祖先的保守观念。送点祭品,而是为了缅怀先人的精神,激励后人;所以,祭奠先人就是与列祖列宗进行灵魂的沟通,精神的对话。对于我祖先,功德留人间者,世代承其恩泽;长生于九天者,后嗣仰其灵佑。这样以淳民风、厚民德,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故年年过清明,天地万物之气以至清至明者为至高至贵。清明复清明。时代变了精神却永恒,正是因为有其渊源。精神之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竭之源,追寻它有利于把我事业做好,也有利于把晋中精神概括的更凝练、更准确,以便于它记忆与传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