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学校来了好老师
阅读[988] 回复[0] 打印 | 收藏
字体大小: 小 | 大
|
家门口的学校来了好老师
4年来。全市近三分之一教师进行了校际交流。晋中市共交流教师1.2万人。
晋中市榆次区修文镇村民王利明。如今,2009年把儿子送到离家20公里的城里就读。儿子又回到镇上的中学读书了村里进来读初中的孩子都回来了从城区交流来不少优秀教师,班主任比家长还上心,不只省了赞助费,而且书费全免,连住校伙食费也不用交。
晋中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史进智看来。其实学生择的不是学校,学生择校。而是好老师。好老师能留住好学生,好老师也能带走好学生。只要老师好,破房子也能招到好学生。
2008年7月底的一天。议程不清楚,晋中市榆次区157所中小学校长一大早被紧急召集到区政府开会。内容没通知。区领导坐镇指挥,校长们琢磨“不寻常”
会议结束时。校长就地免职,宣布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实行大交流。随后下发的红头文件载明:不交流者。教师调离岗位。
2841人首批“试水” 晋中市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由此拉开大幕。
晋中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以上并完成一轮教学任务的教师,交流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以及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的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各校的校长是交流的突破口。相关政策要求,校级领导先行交流,鼓励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等主动参与交流,带动一般教师主动自愿交流。
刚推行交流制度时。人走关系留和人走关系动两种交流方式中选择。人走关系留的交流时间一般为三年。从2011年开始,教师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教师交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实行人走关系动。从今年开始,晋中逐步推行将教师由“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改革,教师资源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定期交流、合理配置。
为激励教师参与交流。参与交流的教师在评聘职称、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从2009年开始,晋中市出台规定。这一激励措施逐渐变得刚性: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时,必需有异校交流经历。
首批交流。中,榆次五中有6名教师到榆次八中。有省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获金钥匙奖的教师。受名师效益影响,当年就有20多名划片范围内的择校生回流。
通过三年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强校带活了弱校。榆次八中的班容量也由交流前的30人上升并稳定在50人。交流促进了融合。 |
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榆次吧
本贴地址: http://www.yuciba.com/thread-10897-1-1.html
|
|
|
|